“陈书记,你看,我家大棚里栽种的黄瓜苗长得还好吧!再过几天,我就要给黄瓜苗搭架子了。”晚霞满天,春风和煦,瓜苗碧绿,贫困户曹金传对蹲在蔬菜大棚里查看蔬菜生长情况的陈章说道。
陈章,男,任职于定远县财政局,2014年10月被选派到吴圩镇吴圩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到任后的短短两个月时间里,陈章跑遍了全村34个村民组,走访村组干部、老党员、贫困户、致富能人,和他们谈心交流,认真听取大家建议,了解吴圩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经济发展状况、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以及村里存在的热点、难点等方面问题。两年多来,他吃住在村,认真谋划发展村级特色产业,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为吴圩村2016年底顺利脱贫摘帽做出了积极贡献。日前,陈章被授予2016年度脱贫攻坚“全市十佳驻村工作队长”光荣称号。
曹金传是陈章帮扶的一个贫困户,陈章和老曹可谓“不打不相识”。老曹儿子儿媳往年在家务农,今年外出打工了,老两口带着三岁的孙女在家。他老伴患有子宫癌,丧失劳动能力,孙女患病花费近五万元,家庭因病致贫。陈章多次上门,老曹态度冷漠:“你们扶贫干部,一不带钱二不带东西,怎么能帮助我们家脱贫?”老曹说出了心中的顾虑。“老曹你看,根据你家的情况,我已经结合相关扶贫政策,制定出了详细的帮扶措施清单,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脱贫致富的那天扳着手指头就能数到了!”老曹一直想发展产业,可是缺乏资金,陈章得知情况后,帮助老曹联系农商行吴圩支行办理了三万元扶贫贷款作为启动资金。一个月后,老曹饲养的500只蛋鸡长势喜人,还领到了三千元的养殖补贴款。尝到甜头后,老曹干劲更大了,又在自家后园建起了蔬菜大棚,进行蔬菜种植。老曹家的住房年久失修渐渐成了危房,但又一直无钱维修,陈章了解情况后帮助他家申请危房改造资金,房子终于修缮一新,现在,老曹对脱贫致富是信心满满。
“农村有句俗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陈书记很认真,很踏实,每月住在村的20多天,白天忙,晚上还加班,整理档案资料输入电脑。他喜欢多想点子,是贫困户们的好参谋,更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领路人。”吴圩村村主任朱华英说道。
老党员吴后齐是陈章帮扶联系的另一个贫困户,吴后齐妻子患病花费大量医药费,家庭缺少劳动力,老吴只能依靠种点蔬菜到集市上卖来维持生计。通过多次上门走访,陈章和老吴共同制定了发展大棚蔬菜、扩大养猪产业的脱贫计划,帮助联系小额扶贫贷款,邀请专家上门培训,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资金、技术短缺问题,现在老吴种植了2亩大棚蔬菜,饲养了两头母猪十头仔猪,家庭年人均收入近万元,终于摆脱了贫困。看着大棚里长势旺盛的蔬菜,猪圈里活蹦乱跳的小猪,老吴脸上满是笑容,干劲更大了。
“陈书记的工作很接地气,经常到贫困户家中坐坐,拉拉家常,柴米油盐,知冷知热,是咱们老百姓的贴心人。”吴圩村党总支委员牟德明诚恳地对记者说。
吴圩村车周村民组的贫困户周步维,今年38岁,由于身患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造成了身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妻子前些年和他离婚,留下两个孩子。孩子在村里读小学,一家三口失去生活来源,只能依靠政府低保、救济生活。陈章第一次到周步维家是在周末,陈章询问他家的基本情况时,问:“周末孩子们去哪了?”周步维说:“两个孩子跟着他们的爷爷出门拾破烂去了。”他说得很轻松,可陈章的心却一下子变得非常沉重,眼睛湿润了。很长一段时间,两个孩子去拾破烂的情景不断在陈章头脑闪现。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他们一家的日子好起来。陈章帮助联系医院的有关专家,想办法帮助周步维积极治疗,报销医疗费用,同时主动为周步维争取救助资金和物品。后来每次周末上门走访,陈章都会带上学习用品和孩子们喜爱吃的零食,陈章发现两个孩子再也没有去拾破烂,他们在家照顾爸爸、做家务、写作业。目前陈章正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对这个特殊贫困家庭进行救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吴圩村实现脱贫96户33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圆满完成“村出列、户脱贫”目标任务。谈到在贫困村的两年多时间,陈章说,他觉得自己是充实的,更是踏实的。因为他把身子沉在那里,心拴在那里,情也凝聚在那里。(王贵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