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县委副书记、县长邹军率县交通局、县文旅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深入定远南谯交界处,实地踏勘调研滁州市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定远段建设项目,并随即在池河镇召开座谈会,分析研究可行性建设方案,提出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据了解,《滁州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全域旅游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该规划涉及全市8个县(市、区)、32个乡镇,主风景道总长437公里,串联5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水利风景区、1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个草场及60个大小景观节点等。充分提炼滁州市具有显明特色的文旅标志性的生态景观,实现交通、美学、游憩与保护等复合功能的整合与转变,促进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滁州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赢”的大格局。各区县2—3条支线连接主廊并自成体系,其中定远段打造“一心一廊两支十五节点”87公里风景廊道,自西向东经过永康、西卅店等7个乡镇,通过永康-吴圩-二龙-岱山新村和金山滴水-青春森林公园两条支线串联定远全城。
邹军一行顶着高温湿热,实地踏勘了岱山段廊道现场,全面分析规划线路的利弊、建设难度,山洪、交通等安全因素,现场要求相关部门坚持一线工作法,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项目科学规划,高效推进。
邹军在调研时指出,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建设是滁州市整合旅游资源,开启全域旅游的新航道。完成主线道路建设、新建一批配套设施是实施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工作任务,各相关单位要对照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落实好全市工作部署,落实定远总体规划和全域旅游规划工作安排,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强旅游产品有效供给,破除定远以及滁州全域旅游发展困境。县文旅局要在现有概念性规划基础上,围绕项目建设节点,进一步优化深化设计布局,达到施工图阶段。要完善程序,一揽子落实规划方案、施工图设计等招标工作。要抓好风景道各个节点的建设;县交通局要加快金山滴水寺至北沿山公路、北沿山公路至老虎洞等廊道畅通工程建设。要进一步优化岱山段廊道线路,在发挥交通功能基础上,利用公路沿线带状生态旅游资源,充分拓展旅行途中的观景视觉。要坚持问题导向,克服一切困难,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肖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