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连江镇结合扶贫实践,探索“党建+扶贫”模式,通过党建、扶贫良性互动,助力精准扶贫扎实有效开展。
一是“党员+贫困户”突出“帮”字。建立党员联系贫困户制度,根据每位党员实际情况,对全镇500多名有履职能力的党员每人联系一户贫困户,在家的党员通过定期走访,统筹精神鼓励、情感交流、献计献策、物质帮扶等措施,给予贫困户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外务工创业的流动党员,重在就业上做文章,帮助贫困户解决就业岗位。
二是“支部+贫困户”突出“带”字。全镇20多个党支部结合自身优势,各显神通,各尽其责,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产业,先后建成了扶贫产业园、光伏发电、一村一品、农业示范园、专业合作社、工业集中区等一批经济实体,通过土地流转、解决就业、入股分红等形式,带领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大李种养殖合作社非公党支部通过发展大棚蔬菜、经果林、综合养殖等产业,解决贫困户就业30多人,带动贫困户致富20多户。驻上海、丹阳流动党支部依托“公司+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就业200多户,人均年务工收入达3万多元,为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三是“喉舌+贫困户”突出“引”字。充分发挥党的舆论阵地作用,综合运用广播、宣传橱窗、新媒体、远程电教尤其是党员干部主观能动性等作用,大力宣传党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农业实用技术,就业用工信息等,提高贫困户政策知晓度,凝聚共识,鼓舞干劲,引导贫困户在政府支持下靠自己勤劳双手自食其力脱贫致富。(连江镇 许福如 窦祥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