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定远县着眼于建立社区工作者“选育管用”全链条体系,打出优结构、抓培训、提待遇、强素质“组合拳”,大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综合素质较强、职业化水平较高、敢担当善治理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抓好优化结构“关键点”,建强治理“主力军”。出台《定远县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措施,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准入、教育培训、日常监管、考核评估、待遇保障等机制,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选人用人的首位要素,突出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治理能力强等条件,将各方面优秀人才吸收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有计划、分类型抓好社区工作者专项招录,2023年为22个城市社区新配备社区工作者52名。目前,全县共有社区干部442名,大专以上学历占比90%以上,35岁以下占比60%以上,队伍结构持续向优。
抓严教育培训“发力点”,提升队伍“战斗力”。把常态化教育培训作为增强社区工作者素质的重点任务,坚持从严管理、常抓不懈,持续锻造提升社区工作者理论素质、业务素养。建立社区干部轮训机制,每年依托县、乡党校对全县40个城市社区工作者进行1次全覆盖业务轮训,着力提升业务素质。推行“导师帮带制”,建立“传”出知识、“帮”出成长、“带”出骨干的“传帮带”体系,从社区挑选30名业务骨干,帮带新入职社区工作者,围绕政治理论、业务办理、矛盾化解、应急管理等,传授治理经验、说解题妙招,指导帮带新进人员找准工作重点、明晰工作思路。
抓牢激励机制“突破点”,塑造职业“新优势”。把提高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作为夯实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完善社区工作者职务补贴、基本养老金、基本医疗、晋升渠道等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建立“级别薪酬+绩效薪酬+职业资格津贴”的薪酬体系,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师考试,按照初级、中级、高级分别给予补助。加大从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选拔干部力度,打破社区干部成长“天花板”限制,让社区工作者在发展上更有奔头,在工作上更有劲头。截至目前,全县共有64名社区工作者通过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共有2名社区书记通过“比选”考试进入乡镇事业单位。
抓实作用发挥“根本点”,擦亮服务“金招牌”。推深网格化服务模式,在40个城市社区内成立111个网格党组织,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将87名社区工作者分派到349个网格中担任网格指导员,常态化开展民意收集、文明创建、扶贫济困等基层治理工作。建立“老书记调解室”,聘请退休党组织书记担任社区矛盾调解员,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6件。成立社区志愿服务队,以社区工作者为骨干,吸纳“五老人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成员、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等,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等开展“爱心理发”“健康义诊”“反诈宣传”“科普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提高辖区内居民群众幸福指数。(王亚 陈庆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