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文旅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重点推动“戏曲进景区”“送戏进万村”等民生实事工作,促进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广大群众文化自信。
党建引领在全民参与上聚力。县文旅局党组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滁州市文旅行业“十百千万”志愿服务工程,选拔100名最美文旅志愿者,引领全民参与文化实践,鼓励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文化需求,带头参与文化创作、文化传播和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同时,积极培育文化骨干和志愿者队伍,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文化素养和服务能力,使之成为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
创新服务在丰富内容上着力。在实施文化供给活动中,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演出内容,丰富艺术形式,提升艺术品位。紧扣老百姓关心话题,将“送戏进万村”活动与理论宣讲、普法宣传、安全生产等相结合,寓教于乐、特色鲜明。结合“戏曲进景区”活动,将包公廉政文化创排出《包公智断借驴》《包公拒宴》《乌盆记》等系列剧目,利用节假日在景区开演,目前已演出60余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取得较好反响。
加强监管在演出质量上用力。落实活动监督员制度,在监督员全程参与下,各演出团提前制定演出计划、宣传演出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演出现场全程录像,填写演出服务回执单,每场演出资料存档备查。演出前广泛征集意见,认真修订招标方案,增强送戏演出方案弹性。以服务群众需求为导向,中标演出单位根据投标文件提供的剧目清单,认真组织编排乡土特色鲜明、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观众也可“点菜下单”观看剧团保留剧目。
扩大宣传在群众满意上发力。做好文化活动宣传,提升公众参与度与认同感,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演出开始前,利用广播、宣传车等多种形式提前通知演出时间、地点、节目内容,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文化惠民工程项目。演出结束后,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图文、视频等内容,增加宣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及时关注观众反馈内容和意见建议,加大文化产品开发力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