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机关党建

县人社局推进“扶贫车间”建设促就业脱贫

发布时间:2019-05-29 08:45 来源:县人社局 作者:张扬 浏览:
【字体大小:

定远县积极适应就业新形势,紧跟时代新步伐,创新“扶贫车间”助脱贫新模式。截至5月底,全县共建成“扶贫车间”34个,安置贫困劳动者539人,带动1000多人家门口就业。

助力就业脱贫 追求精准定位。2018年以来,县人社局组织人员先后5次利用下乡走访、帮扶、调研的机会,征求镇、乡、村负责人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扶贫车间”的选址、规模、生产类型等内容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形成了《定远县建设“扶贫车间”对策与思路》可行性调研报告。

强化督查调度 确保顺利推进。建立由县人社局、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效能办等单位组成的督查小组,针对扶贫车间站点多、工期任务重的特点,采取分批分次、周而复始式的督查办法,部门乡镇之间既通力合作,又各司其责,严把车间申报、资金使用、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关口,力争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每一个环节都顺利推进。

坚持规范运作 确保管理规范。“扶贫车间”因厂房小、就业人数少、工种形式灵活多样等特点有别于一般民营企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全县把坚持规范管理纳入重要环节,建立了“政府+扶贫车间+企业”的运作模式,确保管理有序,村民增收。

为确保“扶贫车间”运行规范,坚持“五统一”管理模式,即坚持政府统一申报、坚持统一施工、坚持政府统一管理、坚持统一招标、坚持统一挂牌。针对农村流动性人口大的特点,为确保“扶贫车间”真正发挥出生产效益,制定了企业生产经营制度和职工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企业老板要按月支付职工的合理薪资待遇、诚实守信经营守法、职工的上下班签到等,进一步规范了生产和经营行为。还将“扶贫车间”劳动用工管理纳入劳动监察范畴,规范“扶贫车间”职工劳动合同制度,维护职工在“扶贫车间”应享有的权力和义务。(县人社局 朱福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