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定远县:“四提强基”推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10-22 09:42 来源:定远县委组织部 作者:李友源 李红娜 浏览:
【字体大小:

近年来,定远县紧扣“党建引领、信用支撑、惠及民生”的目标,把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作为党建工作大事、乡村振兴要事、广大群众的喜事抓紧抓实,积极探索基层组织、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村文明“四提强基”工作法,切实将信用村建设转化成乡村全面振兴强劲动能。

聚焦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组织基础。“入户串门”讲政策。整合组织、金融、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力量,在各村建立信用村功能型党小组,运用标语、海报、宣传折页、视频短片、知识小问答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群众知晓度、参与感。“有呼必应”解难题。深化拓展“民呼定办”工作机制,推动乡村干部落细落实“党建+信访”工作机制,组织县直单位负责同志、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村干部以及选派干部入户走访,全方位了解群众心声诉求,有效化解矛盾纠纷1万余个,办好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要事、急事。“划定标尺”助评议。制定正负面及“一票否决”清单,联合公安、法院等部门对全县17.8万户农户开展联审,让文明评议“评有依据”“议有标尺”。建立和美积分规则库,引导农户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培育淳朴民风。

聚焦要素保障,提升产业发展基础。人才集聚强“支撑”。建立“信用村吹哨、服务团报到”工作机制,组建由50名农技专家组成的特色产业服务分团,推动“定才回归”和新农人培育,吸引近3000名青年回乡干事创业,将20名农村致富带头人纳入“乡土人才”储备库。依托西卅店镇高潮村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培训乡村干部、农技特派员、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等560余名。银村共建送“活水”。选派92名精干力量担任“金融村官”,畅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综合运用信用等级评定结果,重点围绕“猪、鹅、虾、菌、草”等优势产业以及乡村振兴产业园产业需求,定制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深度挖掘县内“土特产”优势,用好“定有良材”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以张桥兴桥公司为代表的“强村富民”公司35家,建设三和集镇利农工坊、七里塘乡大咖国际工坊等15家“共富工坊”。

聚焦评议评定,提升乡村治理基础。乡风评议“精细化”。各乡镇会同县纪委监委、法院、公安等部门开展“反向”联审,吸收“两代表一委员”、村干部、网格长、“五老”人员、“乡贤”加入审议小组,精准精细、公平公正规范评议。根据评议情况,建立乡风文明“红黑榜”,推动乡村形成“人人讲信用、人人比信用”的良好风尚。信用嘉许“实用化”。建立“银行支持一部分、村级自筹一部分、财政投入一部分”等“一部分”投入运营机制,在张桥镇管李村、西卅店镇高潮村、二龙回族乡三苏村合作建成3家银村信用超市。村党组织按月或按季度公示积分情况,对积分高、表现好的给予奖励,对出现不良行为被扣分的加强教育引导。结果运用“清单化”。交通、卫健、文旅等28个职能部门制定涵盖医疗健康、公交出行、旅游休闲、生活服务、农业生产等领域县级礼遇政策,形成22个乡镇级礼遇清单,3条礼遇政策在全省推广使用。

聚焦诚信建设,提升乡村文明基础。诚信文化重传承。深挖定远诚信文化内涵,创新布设定远县第一个党支部臧陈支部等村情村史馆22个,创作20余个群众喜闻乐见的“诚信”快板、抖音小视频等,打造6个乡村信用文化长廊。开办“潮起看曲阳”系列栏目,展示乡村发展新变化、取得新成效,累计收看近30万人次。诚信公约重秉承。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以及老干部老党员等作用。结合村情实际,优化修订村规民约,形成人人守公约、人人信公约的良好氛围。诚信实践重推承。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四事四权”和村务听证制度等特色治理制度,建立信用建设和农村网格化治理融合体系,培育打造“连江百事服务团”“桑涧周五义工日活动”等信用载体,引导村民守信践诺、遵德守礼,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